新一轮降温过后,棚室蔬菜夜间保温工作成为管理工作的重点。做好保温工作,首先要确保棚室各项保温设施完好无损、有效运行,能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同时,降温过后,温度还会有所回升,那么,保温工作要伴随温度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,尽可能地调控至蔬菜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,便于促进蔬菜健壮生长、利于优花优果、获得更高的产量,最终实现提高棚室整体效益的目的。
重点检查保温被的固定工作。使用多年的保温被或多或少会有松动的迹象,建议及时进行固定。做好保温被的三防工作。一是防水工作,无论是哪一种保温被,都需要做好内外层的防护,无纺布保温被不仅要在外层覆盖浮膜,还需要在底部铺设防潮膜;二是防风,可通过增设沙袋,将保温被上端压实,同时还需要东西方向铺设一道防风膜,避免刮北风时大量空气进入保温被底部;三是防火,棚区内易燃物品较多,低温季节,天干物燥,易发生火灾,建议菜农提高警惕。
提前做好各种膜的设置与固定。如挡风膜对进棚的冷风起到缓冲作用,减少皴皮、裂果等的发生。大棚挡风膜设置在顶部放风口处,可以是固定的,也可以是活动的。浮膜要压实。浮膜的作用有三,一是起到保温作用,二是起到防水作用,三是防止保温被被大风吹翻。 合理放风可以起到调节温湿度的作用,放风时要分步开、关风口。
三、拉大昼夜温差,促进营养积累
要想使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保持平衡,温度的调节是第一位的。尤其是对于初果期蔬菜来说,棵子还未完全长成,应保持适宜的温度,促进营养生长加快进行。
同时要拉大昼夜温差,促进有机营养的积累,提高蔬菜产量。蔬菜有机营养的供应主要是靠叶片进行的,白天温度在25—28℃最适合光作用的进行,光合速率最高,制造的有机营养最多;呼吸作用是影响营养积累的另一主要因素,要注意降低夜温,减少呼吸消耗,来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。要利用好设施和环境条件,拉大昼夜温差,促进营养积累。一般白天应将棚温控制在30℃,夜温控制在15℃左右。